微信公众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德语专业“红烛师道”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与竞赛圆满收官:以赛促学,传承红烛师道精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2日 点击数:


为积极响应学校第一届“红烛师道”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号召,切实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与专业基本功,长春师范大学德语专业于第十七和十八周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师范生技能专项培训。本次培训聚焦书写技能、课件设计、教学设计及微课教学四大核心赛道,由专业教师团队分赛道指导,旨在强化学生教学基本功,推动AI赋能教育创新,助力师范生从理论走向实践。

分赛道精准指导,师生共研教学技能

书写技能赛道:夯实从教基础

大一德语专业学生在李春阳老师的指导下,展开钢笔字与粉笔字专项训练。李春阳老师以德语书法美学为切入点,结合中文书法结构规律,通过示范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横平竖直”的书写规范与德语字母的花体书写技巧。参训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既有对中文书法的严谨呈现,也融入了德语书写的流畅韵律,展现了双语书写的独特魅力。


课件设计与教学设计: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大二学生在林杰老师与王晓梅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开展课件设计与教学设计专项培训。林杰老师以“AI赋能教育”为核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工具制作交互式课件,将德语语法讲解与动态图表、情景动画相结合,其中多名学生尝试将ChatGPT辅助的词汇联想功能融入课件设计,提升教学趣味性。

王晓梅老师则聚焦“跨文化教学理念”,带领学生以德语初级课程为载体,从教学目标设定、学情分析到课堂活动设计进行全流程打磨。在“德语问候语”教学设计案例中,学生通过融入德国节日文化情境,结合小组合作任务,展现了“语言技能+文化素养”的双重教学目标设计思路。

微课教学赛道:聚焦实战能力提升

大三学生在陈晓旭老师指导下开展微课设计与录制训练。陈晓旭老师以“5分钟高效课堂”为标准,从镜头语言、教学设计到AI剪辑工具应用进行系统教学。学生作品涵盖“德语发音规则”“复合介词用法”等高频考点,其中《德语定冠词记忆技巧》微课创新性地运用AI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跟读训练,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以赛促练,作品评审彰显专业水准

培训结束后,学生按赛道提交作品,由各赛道负责教师进行评分评级。评审标准严格参照学校竞赛要求,兼顾专业性与创新性:书写作品注重笔画规范与章法布局;课件与教学设计强调AI技术融合度与教学逻辑;微课作品则考核内容紧凑性与视听表现力。最终,德语专业共评选出优秀作品12件,其中3件作品将代表学院参加校赛决赛。

传承红烛精神,构建育人新格局

本次专项培训是德语专业落实“红烛师道”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实践。通过“分年级、分赛道、分技能”的精准培养,不仅夯实了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更推动了AI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如李春阳老师在总结会上所言:“教师技能训练不仅是一笔一划的积累,更是教育理念与创新思维的沉淀,希望同学们以竞赛为契机,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践行‘红烛精神’,成为兼具专业素养与育人情怀的新时代教师。”

德语专业将持续跟进校赛进程,组织获奖学生开展经验分享会,并计划将优秀作品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后续师范生培养提供实践范例。


初审:李龙胜 复审:张飞 终审: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