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响应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怀的号召,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校各院遴选出朋辈心理辅导员,3月19日下午13:00在第二教学楼218组织了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
主讲人介绍:
冯晓杭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术评价与标准督导专业委员会理事。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时代背景呼唤爱的教育、什么是爱的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爱的方法:如何去爱。活动现场,一首《爱的奉献》拉开序幕,悠扬的旋律传递着温暖与爱,让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同学们沉浸其中,感受着爱的力量。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同学们一方面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却面临严峻心理挑战。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导致面对面交流减少,人际关系趋于淡漠;学业竞争、就业压力增大,使得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在科学技术与人性之间,急需爱的调和,它是帮助大学生在追求知识与成功的道路上,不迷失情感与人文关怀的关键,爱的教育刻不容缓。
爱有着丰富内涵,从亲情的无私呵护,到友情的相互陪伴,再到对陌生人的善意与帮助,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行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冯晓杭老师提出,各位朋辈心理健康辅导员要在在辅导员老师和书记的引领下,积极组织针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活动,提升其心理知识和助人能力。心理委员进而带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将关怀传递给每位同学;寝室心理信息员密切留意室友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
讲座中,主讲人冯晓杭老师邀请在场的老师同学分享爱的故事,一个个真实故事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组织互相赞美活动,让大家在真诚赞美中感受被认可的喜悦,增强自信,增进彼此情感联系,让爱在情感交流中升温。
讲座尾声,主讲人冯晓杭老师呼吁全体师生积极传播爱,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爱、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让爱的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院也将积极开展各项关注心理健康的活动,共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初审:李龙胜 复审:吴殿龙 终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