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电信诈骗就像隐藏在暗处的“黑手”,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去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数千亿元,平均每天有上万人上当受骗。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苦与无奈,因此,了解电信诈骗手段,筑牢防范意识迫在眉睫。
一、常见诈骗手段大揭秘
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会冒充警察、检察官或法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声称你涉嫌违法犯罪,如洗钱、贩毒等,要求你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进行核查。很多人因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又被对方的威严语气吓到,稀里糊涂就转了钱。
网络刷单诈骗: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让你尝点甜头。等你放松警惕加大投入后,便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甚至直接消失。不少想利用业余时间赚外快的人,就这样掉进陷阱。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骗子搭建虚假投资平台,吹嘘有内部消息、超高回报率,吸引你投资。前期会让你获得一些收益,等你追加大量资金后,平台就会关闭,卷款跑路。
二、防骗秘籍请牢记
谨慎对待陌生信息:无论接到陌生电话、短信还是网络消息,涉及钱财时,务必保持冷静,不要轻信对方身份和说辞。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理案件,更不会设立“安全账户”。
不随意点击链接、下载软件:很多诈骗信息会附带链接或诱导你下载软件,这些可能隐藏着病毒或恶意程序,会窃取你的个人信息和账户密码。
多方核实信息:遇到可疑情况,不要盲目相信,及时与家人、朋友商量,或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比如,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要你操作转账,可直接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确认。
三、遭遇诈骗,如何补救
立即止损:一旦发现被骗,马上停止与骗子的一切联系,避免进一步损失。
及时报警: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警方破案。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牢记防骗要点,就能守护好自己的财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学习防骗知识,向电信诈骗说“不” !
亲爱的外院学子们,诈骗手段日新月异,“馅饼”不会从天而降,网络处处藏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需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才能远离诈骗“圈套”。无论何时,都要对各类诈骗保持警惕,切勿因贪图小利而使自己陷入险境。遇到紧急情况,请立即报警求助!
初审:李龙胜 复审:吴殿龙 终审: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