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外事、外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国家机关、部队以及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俄语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具备熟练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言语能力,具有相应的第二外语使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6.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2.核心课程
基础俄语、中级俄语、高级俄语、俄语口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写作、俄语翻译实践、俄罗斯文学史与文学选读、俄语语言国情学、学术论文写作、现代俄语通论、俄语词汇学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课堂实践环节: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面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旨在培养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增强俄语学习的能力。
2.课外实践环节: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俄语书法比赛、俄文歌曲大赛、演讲大赛、戏剧大赛、俄罗斯国情知识大赛以及俄语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3.毕业论文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如参研教师教、科研项目,参与大创项目、撰写契合专业特点的调研报告以及俄文翻译实践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毕业论文考核体系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4.专业实习和见习活动是大学阶段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检验俄语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生重要的实践机会。
5.为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展与俄语国家合作院校短期实习、实训项目。
五、学制
标准学制 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学生修读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174.5 或179.5学分,符合学校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长春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及实施细则》规定者,授予 文学 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