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 所属教研室: 课程名称:
序 号 |
观测点 |
评价标准 |
评价等级及分数 |
得分 |
|||||||
A |
C |
A |
B |
C |
D |
||||||
1 |
授课熟练程度 |
内容熟练,讲授自如,语言表达生动、流畅,有吸引力 |
基本照抄照念教案或教材,平淡无味,无吸引力 |
8 |
7 |
6 |
6 |
4 |
3 |
1 |
|
2 |
语言规则的阐述与剖析 |
语言现象剖析深刻,能提供最新的语言信息 |
阐释不够准确,不能提供最新的信息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3 |
重点与难点 |
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学习难点把握准确,由浅入深,逻辑性强 |
重点不突出,难点把握不准,条理性不强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4 |
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
突出实践,以言语能力训练为主,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精讲多练 |
不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较少进行能力训练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5 |
外语表达 |
根据学生水平,基本以外语授课,语言准确、生动、流畅、有感染力 |
较少使用外语授课,语言平淡乏味,无吸引力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6 |
生动、有趣 |
授课方法多样,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
方法单调、呆板,课堂气氛沉闷 |
8 |
7 |
6 |
6 |
4 |
3 |
1 |
|
7 |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
能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互动、沟通 |
不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一言堂、满堂灌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8 |
创新能力培养 |
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授解决问题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不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
10 |
8 |
8 |
7 |
6 |
4 |
2 |
|
9 |
教学改革与创新 |
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有某方面的改革尝试,收效较好 |
无改革尝试,一切照旧 |
10 |
9 |
8 |
7 |
6 |
4 |
2 |
|
10 |
综合教学效果评估 |
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实际能力有明显提高 |
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方面收效不明显 |
14 |
12 |
10 |
8 |
6 |
4 |
2 |
|
总分 |
|||||||||||
简 短 评 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