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这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更是全社会关注残疾人、传递爱心与温暖的重要时刻。
残疾人,是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有的因先天缺陷,从出生便面临着与常人不同的成长挑战;有的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迫改变生活轨迹。肢体残疾者行动受限,每一步的移动都可能要付出巨大努力;视力残疾者在黑暗中摸索,难以领略世界的五彩斑斓;听力残疾者无法聆听美妙的声音,被隔绝在有声世界之外。但即便生活布满荆棘,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怀揣梦想,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努力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我国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政策保障不断完善,从基本生活保障到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各个领域,都构建起了坚实的兜底防线。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城市与乡村不断推进,盲道、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的普及,让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特殊教育资源持续扩充,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适合自身的教育,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就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让他们凭借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仍任重道远。部分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一些公共服务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考虑不够周全,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理解与接纳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全国助残日为契机,进行深刻反思与积极改进。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关爱残疾人不应仅仅局限于全国助残日这一天,而应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公交车上,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主动让座;在街道上,耐心为视力障碍者指引方向;在工作中,给予有能力的残疾人平等的竞争机会。一个微笑、一次搀扶、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温暖力量。
全国助残日,是责任,是担当,更是爱的传递。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践行关爱残疾人的理念,不断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环境,共筑一个无障碍、充满爱与包容的美好世界,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初审:李龙胜 复审:吴殿龙 终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