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职业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学涯自然指的是学海泛舟,职涯指的是学成就业走向具体岗位。除非是从事较原始体力劳动,否则学不成则事不成。一般来说,学习是就职的准备阶段,因此说学涯是职涯的基础,无学涯自然无职涯。我这里说的职涯不是那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较原始的一生劳作。知识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世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的不断更新,促成社会不断进步,社会职业不断变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知识。
我愿以我成长历程向后来人展示:
一、幼年苦学奠基础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我的童年很艰辛。五岁丧母,身上的三个姐姐和身下的三个妹妹都未能站得下。父亲在外工作,我由伯父母养大。生活之难,使我懂得人生之不易。伯父当时开的一个小旅馆每天接待南来北往的旅客让我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店内的“小人书”成了我启蒙课本。学前我已认识五、六百字。
小学阶段,四年级之前靠耍小聪明还过得去,一心贪玩。当时九年一贯制引进数学,一道“树高和影长”勾股定理问题使我清醒,再不学进去往下很难发展。学习是来不得半点的满足和虚假。这以后,我是真地进入读书境地。我给自己定下规矩:
1、有计划的学习;
2、有秩序的环境;
3、有条理的生活。
学习的原则是:多问多思,实事求是。
以后是放学后该玩就玩,该锻练就锻练。学习时间安排在掌灯之后,家人已休息。一个三尺长二尺宽小炕桌,一盏玻璃罩的小煤油灯,一学学到午夜后2点钟以后,天天如此,乐此不疲。方法是复习当天,串连以前,预习第二天所讲新课。学习渐入佳境。我的作文《我的家乡岔路河》评分100分,至今小学班主任老师王绩超还在保存,并经常讲起他的得意门生。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学校第一名,远近闻名。1962年小学毕业是岔路河镇中心小学唯一获“优秀毕业证书”的学生。
二、初中更上一层楼
小学阶断的坚实基础到初中得到升华。语文数学俄语门门优秀,年年评优秀学生。我担任班长和团支书,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各科竞赛名列前茅。小学阶段就喜欢阅读小说的习惯到初中阶段更是成为自然,走路都手不释卷。小人书、连环画、长篇小说,能借到能买到的都读过了。而且博学强记,头脑清似水明似镜,至于哪个单词只要看到都知道它应该在哪一课哪一页哪个位置出现的。学习名气更大了。现在知道了中下学阶段的广泛阅读为我以后学习打下扎扎实实基础,使我的基础知识广泛而巩固。记得1965年中考时俄文卷是满分。
我的班主任刘春阳老师是国民党空军起义军官,黄埔军校第23期毕业生。他教我们地理课。间操时各班列队,他总是站在班级前面,与其他老师不同的的是,他手中始终拿着一根枣木长教鞭,肩膀端得平平的,总是保持军官那种训练有素的姿态和素养。他的素质影响我的一生。老师的素质总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1965年正是讲究阶级斗争的时代,中考升学时,有人一份外调材料说是我父亲无下落让我失了学,发到永吉二中的长春师大附中的录取通知书也被收回。
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我有幸参加社教,有机会领略社会这本教科书。
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颁发,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我选择上山下乡,为的是经过一阶段劳动锻练后能有机会上大学。文革轰轰烈烈开始后大中小学基本停课。
我作了知识青年集体户户长,农村大队团总支副书记,带领17名城镇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阶段我仍然不忘追求学习。学习是不怕慢就怕站。有道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放弃了希望,我却一如既往。这就是1978年12届毕业生参加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以一名老三届初中生在高考中胜出的原因。记得在生产队夜晚看场院时,一边听着马拉石滚碾压谷穗高粱穗的声音,一边仰望星空心里默默复习中小学学过的系统课程。
1969年我与相爱的姑娘结婚,彻底地在农村安家落户扎根了。1970到永吉县五里河镇郭范村、草庙子村做民办教师,历任小学五年级毕业班、七年级毕业班班主任,我教过的这些学生也成当地最出息的人,二分之一以上入城做了干部。
1974年接伯母的班儿我到永吉县交通局属下的永吉县货运公司工作。当时拿着装卸工工资,做行政工作,做过出纳员、政工干部、统计员、保管员、公司会计。
1977年我直接报考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化学物理、飞行器结构力学,为的是要弥补过去被耽误的12年时间。苏联出版的米海里逊大学高等数学上下册,我每晚自学到深夜,64天就修完,学得脑袋好像缺了血。
三、鲤跳龙门入大学
1978年全国第一次正式高考,我有幸进入长春师范学院外语系英文专业学习。当时的校址是长春五•七干校,连正式大门都没有,只是挂着一块长春师范学院牌子。一排排半旧红砖房,设施简陋。校对面是长春锹厂,锹厂后面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座水泥厂,高高烟囱吞云吐雾,出了教室衣服上就落满粉尘。学校左是农田,右是农地和住户,北面是玉米地。遇有看电影得走2-3千米去胶合板厂电影院。
同学们长时间没有学上,大家都不觉得苦。食堂简陋得连张椅子都没有,一桌七、八个人围着桌子就餐,伙食只是机制馒头、油条、小米饭。菜肴更是简单,经常菠菜汤,偶有炒菜,连大葱蘸酱都上桌。宿舍在院墙外北边,每室上下铺8个人。青年男女们仍然有说有笑。外语系上下午有课,晚上戴上耳机听语音练习。我在熄灯后还要找教室攻读《高等经济数学》、萨莫尔森《经济学》三卷。
大二时期,由于学习过于刻苦,长期营养不良,终于在一天下午,一口鲜血吐在图书馆门口。外语系教授王锏主任连忙将我送往白求恩医大医院住了半个月院才康复。
我是俄语跨专业学英文,一点基础都没有,自然比他人费力。我还是一个原则:不耻下问。问老师,问同学,一直到大二才和同学基本持平。到毕业时,已经拿到英语文学士学位了。
1980年前后正值轰轰烈烈改革开放时期,大二时我曾直接上书邓小平自荐,总觉得有一股冲动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能做出什么贡献。省教育厅非常重视,一行人专程来校会面。此事也轰动一时。我参加学校演讲,主题是《论汉英俄日语言交叉》,1983年在此基础上完成《论英汉语法交叉》。在校期间我也参加外系如中文系语文知识竞赛,也都得奖。
四、意气风发执教时
1984年11月,我们这届大学生毕业了。当时百废待兴,我们作为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得到全国各级政府、各大学校、重点中学、大型国企、文化单位等重视,当时是需求强劲。我们这届大学生都去了理想岗位。我的毕业去向在大二时基本有着落。省厅的意见是毕业时要给予特殊安排。外语系杨书记已经与长师图书馆约定,毕业即去上班。为了早日与家人团聚,我还是回到吉林市,到当时的铁道部吉林铁路局吉林铁路第一中学任教。1982-1992十年时间执教鞭于讲台,培养了无数学生,其中不乏佼佼者。1987年全国铁路中学英语竞赛,我培训的学生获得团体第二名,第一名是北京铁路第二中学,试卷是北京铁二出题。个人奖录取16名,第三、第四名,第六、第七名均是我的学生。同时,我的教育理论《质量教育学》(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2Q.E)也面世。
质量教育学论述的“质”和”量”是指社会和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的生产力发展中产生的知识信息的质和量。具体指:
1、质:教材(根据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有价值的知识、绖验而编出的教科书);
2、质:教师;
3、量:教给学生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量。
根据教育科学理论,质量教育学具有生产性的特点。它将总结人类的经验和知识,进而产生出新的科学。大量知识培养出大量人才,这些人材又会以他们的知识和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使社会飞速向前发展。这种循环往复,世界各国会更加富有、强大和繁荣。
质量教育学研究教学理论和规则、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研究教育法则的科学,更详细者见我的专著《质量教育学》(2Q.E)。
1990年,我的专著《质量教育学》参加瑞士日内瓦“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赛”,被收入世界专著。
五、除暴安良检察官
1989年4月,我用优越的汉英俄日外语才能,在恩师长春师范学院王锏教授、陈四维教授、西北师范学院李秉德教授三位教授推荐下,顺利地通过考试和面试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中国法学所攻读博士。我的导师是著名的谢怀拭研究员。我同时攻读硕士,为的是夺回文革被耽误的时间。1991年4月,硕士生、博士生双毕业。
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我到辽宁省检察院沈阳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吉林铁路运输检察院任检察官,负责审查起诉。1990-2000年十年间,我承办了吉铁检察院管辖的几乎所有大要案、疑难复杂案件。检察院担负着批捕、起诉、法律监督三大职能。它既批捕、审查起诉公安机关起诉的形形色色刑事犯罪分子,也侦查起诉人民检察院直接管辖的渎职侵权犯罪的大大小小官员。检察官直接站在打击犯罪第一线。法院同事评价我:不但战功卓著,理论亦有建树!
2000年10月,我的著作《美国商法》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5000册,40元/册。
《美国商法》总结了美国商法史,概括了美国法律哲学、思想、法学基础理论及由来和发展;介绍了美国联邦、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美国领地上千差万别的法律。既有重点,又有一般;既有分别论述,又有高度总结。它论述了实体法、程序法、诸多案例和规则;它详尽地介绍了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企业内部规则和程序。《美国商法》是一部关于美国商事法律的全面、系统而又丰富的百科全书。它当时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而作,现在对中美贸易大战具有现实意义。只要美国存在,《美囯商法》永远有指导意义。
应美国驻上海领事馆要求,《美国商法》要运往上海,由领事馆向中国企业推荐。2013年9月23日,得悉长春师范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并建有硕士、博士点,我将20万元的《美国商法》5000册一次性捐给母校长春师范大学,支持母校在全国首创美国商法专科学院或美国商法学系。
六、笔耕不辍为后人
2009年9月,我开始享受“一庭兰草半床书”的退休生活。人生苦短,要做的事儿怎么会有个完?又是十年时间,我以我自己名字命名的《宦卿法典》样书完成。
《宦卿法典》是以美国《布莱克法学大辞典》(Black Law Dictionary)为摹本进行拓展修正及编译。编译者对这本全面而精当的法律辞典耳熟能详,用其广博的法律知识为中国法律学者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并用国际音标注明全套的拉丁语发音。这是唯一一本附有全套拉丁语发音的法律辞典。
2024年8月在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再次邀请同学们返校座谈会上,我将自己的样书《宦卿法典》及它的著作权捐给母校长春师范大学。
七、结束语
知识是水,思想是闸门。职场就是你的土壤。用知识浇灌土壤就会长出参天大树,结出丰硕果实。职涯是用知识开创的。要记住知识才能重要,品德更重要,品德统帅你的知识才能,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此文同时献给长师的学弟学妹们!
作者简介
邓焕青,男,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978级英语3班同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博士研究生,《美国商法》作者,《宦卿法典》主编,原吉林铁路运输检察院高级检察官。
征文要求
征文为word文档形式,题目自拟,字数适当,主题鲜明,可以通过讲故事、写散文等形式,讲述优秀校友自己的求学、求职或是考研考博升学等宝贵经历经验,建议穿插一些照片或图片,使征文内容生动活泼,能够对在校同学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引领作用。
投稿方式
1.电子稿件请发送至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工作邮箱wudianlong@ccsf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校友‘职’言堂主题征文”。
2.纸质稿件请交至外国语学院202室-学工办公室(邮寄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吉长北路677号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工办公室,邮编:130032)。联系人:吴殿龙,联系电话0431-86168671。
注意事项
1.校友请注明在校班级、教育背景、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自我简介信息;离退休校友请注明退休前所在单位(部门)及职务或职称。
2.主办方对所有征文作品拥有使用权,可用于宣传、展览、出版等用途,不另付稿酬。
3.欢迎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校友广泛参与,助力母院高质量发展。
初审:李龙胜 复审:吴殿龙 终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