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改革,2025年4月11-13日,我院英语专业负责人张婷婷老师、曲涛老师、肖鹏老师赴大连外国语大学参加东北地区英语口语类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交流会。通过主旨报告、示范课研讨及校际对话,我院系统梳理出三大口语课程改革方向,为构建新时代口语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Part.1
构建“三维能力”培养体系
基于大连外国语大学前校长、外语教育专家常俊跃教授提出的“准备—实践—超越”能力训练模型,我院将重构口语课程目标:在传统语言表达能力基础上,重点强化语言精准表达力、跨文化思辨力以及教师口语应用力三维核心素养。专业计划在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中系统优化英语口语课程结构,实现基础技能向专业能力的转化。
Part.2
落实师范生口语实训闭环
受示范课程《新英语口语教程》主题式教学交流活动的启发,专业拟推进师范生口语培养阶梯式闭环训练:大一以《英语语音》与《英语口语》课程改革为基石,聚焦学生语音语调能力进阶,通过音标纠偏、韵律实训等活动建立学生口语档案;大二以《英语视听说》与《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为实训平台,开展交际策略工作坊与TED式演讲训练,聚焦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构建“师范生英语演讲能力成长档案库”,收录学生课堂辩论、教育主题演讲等视频素材,并汇编成演讲案例库;大三紧扣《英语微格教学》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实践,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口语专项培训,并结合师范技能类竞赛强化课堂指令与互动策略,纵向调用前两学年学生语音及演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大四通过《教育实习》课程体系化建设,构建真实课堂语料库,组织实习反思会优化教学话语体系,最终形成“基础输入—策略拓展—教学输出—实践反馈”的闭环链路,实现语音能力、交际素养与师范技能的螺旋式提升。
Part.3
实施动态评价机制
针对张婷婷主任在会上交流的口语类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的问题,英语专业将构建“三维度九指标”的学生口语能力评估模型:设立语言流利度、思辨深度、实践效度三大维度,分为语音标准、语篇连贯、逻辑结构、文化敏感度、任务完成度、策略性等九大口语指标,并通过学习通等教学平台采集学生课堂表现、项目任务、竞赛成果等数据,生成学生个性化能力发展与评价图谱。
目前,英语专业即将面向2024级英语专业、2024级英语复语专业启动“英语口语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课程体系模块化构建。英语专业将召集综合英语课程组,语音课程组、口语课程组进行研讨,为下一步强化师范生口语技能做出更深层次的探讨。
此次交流为我院英语口语教学注入了前沿理念与创新动能。通过吸收区域改革经验,我院将加速推进教学培养模式优化,持续激发口语人才培养的创新活力,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与专业竞争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初审:李龙胜 复审:张飞 终审:苗宁